摘 要: 隨著國內新興行業的發展,一大批以職業為主題的行業劇開始涌現。作為近年來影視劇中的一個新興產物,行業劇以其獨特的創作視角、呈現的行業百態、緊密貼合生活吸引了不少的受眾。與此同時,行業劇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特點,假大空“、行業劇之下的愛情偶像劇”、水準不夠等飽受詬病。2020年疫情期間播出的《安家》單日播放量破億,但評分仍在走低,遭到了不少受眾的質疑和吐槽。本文在行業劇火熱之余進行一定的分析,試圖了解行業劇大火的原因、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關鍵詞: 行業劇; 人物; 職場; 專業主義;
當不少受眾傳統印象中的都市情感劇、古裝劇、抗戰劇、偶像劇等節目成為國產熒屏主流時,行業劇作為一種新的節目種類開始慢慢崛起。近年來,隨著國產電視劇市場的逐漸細分,以及受眾觀看需求的改變,國產行業劇開始逐漸登上熒幕。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劇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同質化、高開低走、“套殼”等現象層出不窮。收視率口碑俱佳的行業劇卻寥寥無幾,在如今行業劇大火的當下,還需進行一些冷思考。
一、國產行業劇火熱的原因
(一)傳統國產電視劇市場飽和
隨著偶像、仙俠、都市、穿越、戰爭、IP劇等不同類型國產電視劇的產出,目前國產電視劇市場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電視劇產量日趨增長,但同質化、老套化、沒有新意、“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現象也日益顯現,再加上激烈的競爭,使制作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新的電視劇領域。作為一個新穎、尚處“藍海”的領域,行業劇應運而生。
(二)引發受眾共鳴
行業劇有限的空間中折射出的是廣闊的大眾生活百態,醫生、律師、廚師、中介、警察、醫療、銷售……受眾不僅能在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感受到圍繞這些人產生的日常瑣事、父母親情、冷暖人生、職場起伏等。通過制碼與成品階段,受眾在解碼時主動進行偏好閱讀,將熒幕生活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產生深厚的代入感。《安家》講述了女主人公在房地產行業中摸爬滾打、為事業奔走打拼的故事,房產中介激烈、殘酷、艱辛的真實職場,從業者人性中的溫暖和美好,客戶歡喜與憂愁交織的生活,這些元素的融合產生了濃濃的生活味和人性溫度,更能激發受眾共鳴。
(三)滿足年輕一代受眾的心理需求
截至2020年3月,20—29歲的網民占比為21.5%,高于其他年齡群體1,年輕網民已成為互聯網的主力群體。受市場經濟發展、互聯網普及、多元文化沖擊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一代受眾的價值觀和觀劇興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追求新異、獵奇、多元是當下年輕受眾獨特的心理需求,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行業劇,他們更青睞具有行業特性的職業劇。比如2019年的行業劇《全職高手》,選擇了電子競技這一新興行業,深受年輕人的追捧,播放量突破20億。該劇以主人公的逐夢奪冠之旅為主線,第一次把電競職業這種傳統觀念中非主流的職業搬上了熒幕。
(四)獨特的敘事手段
行業劇通過職業化氛圍生動展現了行業的生態,既塑造了令人敬佩的職業形象,也讓受眾對劇中的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同。比如,《你好,檢察官》不僅體現了新時代檢察事業的新職業氛圍,也讓更多受眾認同了檢察官這一職業的魅力。除此之外,大眾化的故事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行業劇除了具有市場屬性,還具有大眾屬性與社會屬性。聚焦浙商的行業劇《雞毛飛上天》深入大眾生活,真實地講述了平凡人的故事,其中大部分都有例可循,不少義烏企業家表示在看此劇時能從主人公身上或多或少地見到自己的影子。
二、國產行業劇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程度欠火候
由于不嚴謹導致的一些錯誤,一些行業劇不僅貽笑大方,也飽受受眾詬病。以專業性著稱的行業劇更需要嚴謹與務實。在這方面,醫療劇常常踩坑。醫療作為一個門檻比較高的專業領域,自然需要制作人和演員下足功夫。然而,一些常識性、基礎性的錯誤卻比比皆是,“9%的生理鹽水”“只要血型相同就可以捐血救人”“CT片反著都能看”,受眾僅娛樂性吐槽也罷,若誤導大眾,就實屬不該了。傳播學巨匠賴特曾提出大眾傳播的“四功能說”,其中之一是“社會化”。大眾媒介在傳播知識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這樣的常識性錯誤一旦多了,極易引起受眾的認知偏差,難以形成良性的價值導向。
(二)重點拿捏不當
不少行業劇重視行業劇外表下的言情劇、偶像劇元素,卻忽視了最原始的職業本質。行業劇“套殼”這一頑疾使得職場失真,結果又是一部披著職場皮的偶像劇。比如由楊冪、黃子韜主演的《談判官》打著“行業劇”旗號,播出的卻是言情劇、偶像劇的套路,使不少受眾給出了低分評價。大量的偶像橋段、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糾葛,構成了這部劇的“內核”;相反,作為一名談判官所需的專業化、職業化精神卻傳達得不到位,使整部劇喪失了靈魂。
(三)選材趨于狹窄
現有的行業劇選材過度集中于傳統的三大“元老”領域:醫療、律政、刑偵,除此之外的廣闊領域較少涉獵。傳統的行業劇有可參考的經驗,有之前積累的受眾,風險較小;而新興的領域既不熟悉,同時也有許多未知的風險,需要制作人前期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龐大復雜的工序下,鮮有人涉足,因此就陷入了傳統領域扎堆涌入,作品卻反響平平,而新鮮的、高水準的作品卻寥寥無幾這一怪圈了。
三、解決對策
(一)堅持主流價值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行業劇從業者應該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理念,在尊重專業性的同時,兼顧精神品位與娛樂需求,生產出一批展現行業內部動態與行業人物起伏命運的優秀作品。《大江大河》是一部著眼于重大題材的優秀國產行業劇,雖是宏大題材,卻一點也不死板乏味,通過標語、搪瓷杯子、雷鋒包、橡皮筋等符號,傳達出了特定的意義,以專業、真實的手法緊緊抓住了受眾的心理,還原了改革開放初期的風貌,時代精神與主流價值也隨著劇情得以傳達。
(二)加大“專業度”的投入
在如今內容為王的時代,行業劇生產者必須高度重視專業性。只有內容夠專業、水準在線,才能獲得受眾的青睞,比如制作人拍攝前深入考察調研,讓演員親自實戰,細致分析行業情況等。即使經過精心準備,前幾年口碑不錯的《心術》在專業醫生的眼中同樣漏洞百出,這啟示創作者更要精益求精,“專業”兩個字是沒有限度的,千萬次下功夫打磨后,才能讓行業劇“下海”上映。
(三)摒棄“套殼”,講好行業故事
所謂行業劇,就是在一個“行業”上,在于通過呈現真實的行業人與行業環境,反映出該職業的特征、人物與精神價值。行業劇要高揚職業精神與行業精神,摒棄“套殼”現象,努力還原各類職場的本來面貌,引發受眾審美感受與情感共鳴。相對而言,《獵場》是近幾年比較成功的一部行業劇。該劇在表現鮮活真實的職場之際,不忘描寫跌宕起伏卻爽朗的情場,雖然也涉及愛情,但卻恰到好處,沒有偶像劇一貫的套路與包袱。
(四)突破原有的領域,開掘新興領域
制作人要把目光聚焦到各行各業甚至是普通行業者身上,每一個行業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位從業者也都有獨特、精彩的故事。隨著業態的發展與行業的細分,涌現出了大批新職業,這些都是很好的取材領域。不管是政法領域的白領精英,還是街頭奔走的外賣小哥,都值得去深入發掘,要統籌好專業性與戲劇性這二者的關系,既尊重專業知識,同時又能給觀眾帶來美感和享受,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故事。
四、結語
總之,目前國產行業劇盛行熒屏的現象值得深思。行業劇發展勢頭迅猛,更需要我們撇去火熱虛浮的表面,去做一些實質性的思考。行業劇的發展凸顯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業態的更新,既有成功的一面,同時也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對于行業劇這一市場經濟時代中應運而生的電視劇形式,我們還是應該保持辯證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其存在的問題,使其煥發出更大的生機,生產出一批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國產行業劇。
注釋
1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網信網,2020-04-28.w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