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摘 要: 目的 通過對張掖市7 900例35~64歲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宮頸癌檢查,了解我市35~64歲農村婦女宮頸癌發病情況。方法 對2018年1—11月來我院檢查的7 900例35~64歲農村婦女行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242例,患病率為3.354%;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18例,患病率為0.228%;淺表浸潤癌及宮頸浸潤癌5例,患病率為0.063%。結論 張掖市35~64歲農村婦女宮頸癌前病變患病率為0.228%,低于2015年甘肅省水平(0.363%);宮頸癌患病率為0.063%,明顯高于2015年全省水平(0.030%)[1];感染的HPV主要是16型和58型,其次是52、33型感染,與有關報道不完全一致。
關鍵詞: 農村婦女; 宮頸癌; 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每年有28.8萬女性死于宮頸癌,85%在發展中國家,占女性腫瘤的12%;95%的發展中國家的婦女沒有接受過檢查,大部分人發現時已是晚期。2015年,我國新發宮頸癌9.89萬,死亡3.05萬。實施宮頸癌篩查,對浸潤前病灶及宮頸上皮內瘤變(CIN)進行治療,可以使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60%~90%[2]。因此,對于宮頸癌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預后也更好,定期健康檢查和宮頸癌檢查非常必要,可以發現多數的早期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進行及早治療,提高療效,減輕痛苦。為貫徹落實《省政府2018年為民辦實事全省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甘婦兒工委發[2018]1號),于2018年1—11月對我市7 900例35~64歲農村已婚婦女進行宮頸癌檢查,了解我市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病情況和趨勢。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根據《省政府2018年為民辦實事全省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總目標———對我省35~64歲農村婦女進行“兩癌”免費檢查,達到2020年“兩綱”“兩規劃”要求的“婦女常規病定期檢查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對2018年1—11月來我院的7 900例35~64歲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宮頸癌檢查。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檢查對象為農村戶籍、自愿且能接受檢查的35~64歲婦女,所有接受宮頸癌檢查的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姓名、年齡、聯系電話、文化程度、身份證號、住址、孕產史、月經情況、既往是否接受過宮頸癌檢查、家族腫瘤史、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等。
1.2.2、 宮頸癌檢查方法
進行婦科檢查,內容包括盆腔、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TCT)檢查等。初篩采取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異常者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結果異常者行陰道鏡下組織病理學檢查。
(1)陰道鏡檢查指征。(1)宮頸脫落細胞檢查結果為無明確意義的非典型細胞(ASC-US);(2)肉眼檢查異常:宮頸潰瘍、包塊或贅生物;(3)病史可疑:不明原因的下生殖道出血、宮內己烯雌酚暴露史、患者性伴侶生殖器官確診濕疣或上皮內瘤變(癌)、子宮頸或陰道上皮內病變治療后隨訪、外陰或陰道壁HPV相關疾病者。
(2)組織病理學檢查指征。(1)可疑子宮頸高級別病變、可疑腺性病變或癌者,建議在陰道鏡指引下于病變重的部位多點活檢;對于宮頸浸潤癌,應注意是否存在陰道壁受累,必要時陰道壁取活檢。(2)子宮頸細胞學檢查結果可疑,存在子宮頸低級別病變(LSIL);子宮頸細胞學檢查結果可疑,高級別病變,陰道鏡下所見部位未發現可疑相應程度病變時,建議盡量暴露子宮頸管觀察,同時注意觀察穹窿及陰道壁,如果仍為可疑異常病變,建議多點活檢并進行ECC檢查。
1.3、 診斷標準
以《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信息管理手冊(2015年試行版)》和第9版《婦產科學》中的相關標準為診斷標準[3]。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CINI、P16染色陰性CINII病變;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即癌前病變:P16染色陽性的CINII、CINII-Ⅲ、CINⅢ及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2、 結果
2.1、 數據分析
進行宮頸癌檢查的7 900例35~64歲農村婦女中,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18例,占0.228%;淺表浸潤癌1例,宮頸浸潤癌4例,宮頸癌患病率為0.063%,見表1。
2.2、 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的年齡分布情況
檢查發現,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和宮頸癌檢出者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如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和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均集中在35~39歲、40~44歲年齡段,淺表(早期或微小)浸潤癌和宮頸癌集中在50~54歲年齡段,見表1。
表1 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的年齡分布情況(n)
2.3、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的影響因素
2.3.1、 文化程度
檢查發現,文化程度越高,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病率越低,反之患病率越高,具體見表2。
表2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較[n(%)]
2.3.2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發病相關因素
有不潔性生活史、經濟狀況差者,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病率高,反之患病率低,具體見表3。
表3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發病相關因素(n)
2.3.3、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與HPV感染型別
檢查發現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者中,HPV16型感染占69.5%,居第一位,其次是HPV58型感染,再者是HPV52、33型感染。從我市檢查的情況來看,我市農村婦女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病中,HPV感染主要是16型和58型,其次是52、33型感染,具體見表4。
表4 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與HPV感染型別(n)
2.4、 TCT檢查結果
7 900例農村婦女中,檢出不同宮頸細胞學可疑和異常526例,占6.658%。
2.5 、陰道鏡檢查結果
對細胞學檢出結果可疑和異常的526例婦女,行陰道鏡檢查,檢出異常380例,占72.243%,陰性146例,假陽性率為27.757%。
2.6 、組織病理學活檢結果
對陰道鏡檢出結果異常的380例婦女,行陰道鏡下組織病理學檢查,檢查結果異常265例,占69.737%,假陽性率為30.263%。其中,LSIL 242例,占63.684%;HSIL18例,占4.737%;早期浸潤癌和宮頸浸潤癌5例,占1.316%。
3 、討論
宮頸癌是當前威脅婦女健康最為嚴重的疾病,也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是可以預防和早期治療的疾病,及時發現、早期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在三階梯篩查中,越來越多的宮頸癌前病變得到診斷及治療[4]。重視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結局,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5]。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高農村婦女宮頸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水平,形成維護婦女生殖健康的長效機制。盡早發現和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淺表浸潤癌對防治宮頸癌、促進婦女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1、 我市農村婦女宮頸癌發病成因
本研究結果顯示,7 900例35~64歲農村婦女中,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242例,占3.354%,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18例,發病率為0.228%,低于2015年甘肅省水平(0.363%);淺表浸潤癌及宮頸浸潤癌5例,宮頸癌患病率為0.063%,明顯高于2015年甘肅省水平(0.030%)[1]。這與我市農村婦女對宮頸癌認識不足,主動檢查意識及未病早防意識淡薄等因素有關。本研究中的5例宮頸癌患者,4例屬中晚期,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并且給家庭造成了一定經濟負擔。
3.2、 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措施
從表1看出,我市農村婦女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和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分別集中在35~39歲、40~44歲年齡段;宮頸癌集中在50~54歲年齡段,符合目前我國相關疾病患病趨勢。60%的子宮頸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可自然消退,30%的病變會持續存在,約10%的病變兩年內進展為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約20%的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可能在10年內進展為宮頸浸潤癌。因此,定期追蹤隨訪低級別病變,及時治療高級別病變,可阻斷子宮頸浸潤癌的發生,是預防宮頸癌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我們檢查的目的。
3.3、 提高經濟和醫療水平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途徑
從表2~4看出,我市農村婦女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者中,文化程度越高,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病率越低,反之患病率越高;有不潔性生活史及經濟狀況差者,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及宮頸癌患病率高,反之患病率則較低。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醫學模式從傳統單純的治病模式轉變為預防為主的防治模式。建立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宮頸癌防治知識宣傳教育機制,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宮頸癌檢查服務模式,完善預防為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宮頸癌防治長效機制,采取三級預防措施,做好一、二級預防,能夠有效降低宮頸癌發病率、提高治愈率。青春期普及一級預防(注射疫苗),生育期、育齡期、老年期定期進行二級預防,實現宮頸癌零發病,保證婦女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陳亞,劉青,崔紅梅,等.甘肅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及婦科疾病患病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1):124.
[2] 羅艷霞,張江寧.宮頸液基細胞學在婦女普查中的應用[J].廣州醫藥,2002(287):2114-2219.
[3]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4] 王素琴,孫秀麗.子宮頸冷刀錐切術診治子宮頸上皮內瘤變61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6):435.
[5] 郎景和.重視女性生殖道癌前病變級交界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8):449.